随着今年初以来深圳那波疫情的结束,深圳的经济不断复苏,企业活力重现,招聘在不断加码,人才依旧不断涌入...
近日,广东揭阳民警到辖区某住宅小区查验物流场所时,遇到一名年轻女子在街头正与人视频通话。发现有警...
(抗击新冠肺炎)四川新增本土“5+4” 均在广安 中新网成都5月25日电 (记者 王鹏)四川省卫健委25日通报...
非全日制研究生为何不能纳入人才补贴政策范围?近日,山东省青岛市、福建省厦门市、河北省石家庄市等地...
受访专家:
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主任 高 键
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副教授 史宇晖
(相关资料图)
本报记者 牛雨蕾
8月19日第六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,北京协和医院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6家医院的专家在国际期刊《营养流行病学》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,对全国各地9196名医生们的生活方式、健康认知、饮食习惯等方面进行调查后发现,当前医生群体的健康习惯不佳,亟待提升。
很多医生习惯不健康
调查显示,医生群体普遍生活习惯不健康、就餐习惯差。生活习惯方面,73.7%的医生运动量不足(小于40分钟/天),68.1%的医生久坐时间过长(大于2小时/天),19.2%的医生每周工作超过60小时,14.6%的医生睡眠质量差。医生群体的不良就餐习惯包括:外出就餐多(医院食堂占53.4%,餐馆和外卖占23%)、30.5%的医生进餐不规律、34.6%的医生平均进餐时间少于10分钟。
研究还发现,31.5%的医生超重或肥胖(体重指数大于等于24)。医生群体与肥胖及代谢相关的慢性病患病率较高,21.5%的医生有血脂异常,8.42%患有心血管疾病,肿瘤患病率为5.87%,糖尿病为2.49%。此外,医生群体中与微量营养素缺乏相关的常见疾病患病率较高,81.3%的医生曾有过视力下降或视疲劳,62.2%经常感冒,33.05%患有慢性肠胃炎或慢性腹泻,31.94%患便秘,13.8%常出现口角炎/口腔溃疡。
研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科室的情况发现,营养科医生具有相对健康的饮食习惯,工作时主要自带饭菜,饮食时间规律、充足。相应的,营养科医生的常见病、慢性病患病率也相对低于其他科室。
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副教授史宇晖表示,调查对象中60.7%是来自三级医院的医务人员,这些医生确实普遍如此。一位在北京某三甲医院工作的周医生告诉记者,医生们吃饭速度特别快,午饭、晚饭基本在10分钟内解决,早餐时间会更短。“早上7点半上班,我观察身边医生的早饭一般都是5分钟解决,吃慢了就误事了。有时上午看完门诊太晚了,热牛奶冲一杯麦片,再加几片面包,就是一顿午餐。”
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主任高键表示,20年前他做过类似调查,情况也是如此,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变。不少医生还经常吸烟。“所有医生都知道吸烟对健康百害而无一利,但很多医生压力大,便用这种方式来‘解压’。外科医生相对而言会更严重些,甚至有的胸外科医生,本身就是专门看肺癌的,每天都教育患者别吸烟,但自己压力大时也吸。”医生群体体检做得不够好。“我们医院每年会给职工提供很好的体检条件,但医生体检率并不高。”高键说。
工作压力大、节奏快是主因
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,两位专家一致认为主要是医生的工作压力大、节奏快。“繁忙是医务人员的常态。”高键说,各大三甲医院门诊量大,医生看门诊推迟下班很普遍。一位专家级医生坐半天门诊就要看30多个号,普通门诊的量还会更大,有时可能还会加号。“有的大夫出普通门诊,一个下午要看150多个号,从早上开始看,往往要看到下午两点才结束,吃饭时间不得不推迟。”
“之前很多病人吐槽,好不容易挂一个号,医生只看了3分钟。”史宇晖说,如果是首次看诊的病人,病情又比较重,医生往往要花较长时间,使门诊时间拖长。如果是常见病,病情又比较轻,医生就不得不保持高效,否则看不完。此外,医生面临职称晋升压力,有科研任务,还需要经常参加学术会议,与同行交流学习。在这种繁忙的生活和高压下,医生群体不容易有健康的生活习惯。
研究指出,由于医院食堂供应时间有限,医生有时很难赶上饭点儿,用餐就不规律。护士的健康状况相对差于医生,这可能与他们工作时间长、轮班工作有关。
健康促进,医生要带头
“我们在健康教育中常提到‘知信行’,正确的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信念与态度、改变健康行为的基础,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。”史宇晖介绍,医生群体在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方面,应该是没问题的,但最终有健康行动,还要看实际内驱动力,以及外界环境。如果外界环境中有很多“阻力”,就难以实践健康行为。因此,要提升医生健康行为,重点在于去除“阻力”。
做好分级诊疗。史宇晖表示,大力提倡分级诊疗,不仅利于群众健康,也有利于医生健康。将一部分轻症患者的就诊、慢病管理等尽可能地分流到二级医院、社区医院,将三甲医院用来解决重症、疑难杂症,可以让医疗系统进入良性运转,缓解三甲医院医生的工作压力,让他们有时间践行健康行为。
做好健康素养教育。当前,各医院都在做健康促进、健康素养教育,但重点一般都在患者身上,对医院职工反而有“灯下黑”的情况。史宇晖建议,健康促进,医生要起带头作用。很多大夫不是不知道健康行为很重要,只是没有将自己的健康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。高键表示,医生要从心底把自己的身体健康当回事,有更好的身体,才能有更好的状态去工作,去帮助患者。
营造健康环境。史宇晖提到,健康行为要真正落实到位,改善环境必不可少。例如,医院食堂要做好健康食品供应,给医护人员提供好吃又健康的食物,还可以为医生开1~2个24小时营业窗口,以免有的医生加班后没有食物可用;医院内可建立健身房,为医生创造良好运动环境,减少运动“阻力”,定期开展一些体育比赛,鼓励职工动起来。▲
标签: